当前位置: 首页

汶川:“大红袍”花椒红了 腰包鼓了 椒农笑了

发布时间:2020-08-05
字体:
访问量:
分享到:

(汶川县融媒体中心 杨光富 徐宏飞)进入盛夏,骄阳似火,正是汶川县高半山村民们采摘花椒的好时节,这种时节,最高兴的莫过于椒农。火红的花椒树把村村寨寨装点得一派瑰丽,红彤彤的花椒映红了一座座山,麻醉了一道道川。花椒地里,椒农头顶骄阳,喜上眉梢。三五成群的采摘人,或提篮或背篓,正在采摘花椒,欢声笑语中满怀窃喜,满载丰收。

8月4日, 记者一行走进汶川县灞州镇高半山大门村,村里静悄悄的,一位在家的老人说,村里的人都去山上摘花椒了,要到晚上才回来。在村后的山上,一片片椒香浸润的花椒树地里,村民陈光志正站在自制的木梯上,摘花椒树最顶端的几串花椒。他脸上晒得黝黑,满头是汗,手指头上沾着花椒的汁液,已经变黑,身上散发出花椒的味道。他的话不多,但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欢喜。他说,今年的“大红袍”花椒长势好,颗粒大,颜色又红又正,估计能收1000斤左右,单花椒收入预计能超过8万元。而在村里收入四万多元的椒农还有好几户,收入2万元左右的很普遍。

村民摘花椒

“我们家可能还要摘几天才能摘完。”村民余富华这几天几乎是天还没有亮,就早早的下地采摘花椒,看着天气晴朗起来了,她让远在外地的7、8个亲戚朋友都来帮忙采摘花椒,争取抓住晴好难得的天气早点把花椒摘完。

来自附近垮坡村花椒采摘工人余陈静说:“我们村子周边,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种有花椒,我家的少,摘完的早,就到大门村来采摘,每天能挣120多元,等花椒采摘完时,能为家庭增添2000-3000元左右的收入。”

当笔者走进大门村村民王明文家时,他正和老伴在家里忙碌,忙着将新鲜的“大红袍”花椒送进烘干机,然后有序地进行烘干、过筛等流程。烘干后的花椒成品颜色鲜艳、光泽度高,颗粒均匀、含渣率低,是备受市场青睐的优等品。

“家里四口人,共三四亩花椒,去年采摘的花椒干了500多斤,收入40000余元。今年花椒结的得好,目前我已经采摘了600多斤干花椒,采摘完可能有700斤左右干大红袍花椒,收入能达40000-50000元左右。”看着房间里放着一袋一袋加工好的干花椒,王明文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“别看椒粒小,经济效益高。摘掉贫穷帽,走上致富道。”村负责人王红卫说,花椒种植成本相对较低,纯利润可达70%以上,从种树到见收入最多4年时间,属于短平快、稳增收产业,所以村民也乐意发展种植“大红袍”花椒,村两委将继续带领群众把“大红袍”花椒等好的产业发展得更好,让父老乡亲们把日子过得像“大红袍”一样越来越红火。

村民正在晾晒花椒

截至目前,大门村有 60多户人,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花椒,产量达到15吨,仅此一项户均收入在4万元左右。发展“大红袍”花椒种植,不仅增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,更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“利器”。

为了壮大花椒产业,灞州镇在打造“大红袍”花椒示范点过程中,积极组织能人种植大户示范引领,邀请县林草局和科农局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、培训,不断提高种植户的管护水平,让“大红袍”花椒品质越来越好,收入逐年增加。花椒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,成为村里的致富产业。

“这几年,大红袍花椒走俏市场,价格一路向好,加上国家精准扶贫帮扶优惠政策,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很高。”灞州镇分管农业负责人说,为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,通过积极鼓励支持能人大户,全镇在高半山村大力发展“大红袍”花椒产业,贫困群众广泛参与,“大红袍”花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。如今,“大红袍”花椒产业已成为该镇高半山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。

据了解,目前,汶川县“大红袍”花椒种植主要分布在灞州镇、威州镇、绵虒镇等高半山地区,全县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,今年,全县“大红袍”花椒预计产量可达50余吨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